据TechSciResearch统计,东南亚六国摩托车保有量超2.5亿辆,但电动两轮车渗透率不足5%,缺口达1.2亿辆,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将突破22亿美元,年复合增长率达12.9%。
当燃油摩托的排气筒在政策红线下逐渐冷却,电动摩托的电池组却在产业转型的春风中持续升温。
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氛围灯功能的普及,电摩不再仅是代步工具,而是成为表达自我、连接情感的移动终端,引领着绿色出行的新风尚。
在这场波动中,企业成本压力得到缓解,但供应链的蝴蝶效应也悄然显现——资本扎堆高端电摩市场、海外标准博弈加剧、中小厂商生存空间被挤压……锂价的涨跌早已超越原材料范畴,成为行业生态重构的导火索。
当续航焦虑被快充技术击碎,当L4级自动驾驶从科幻照进现实,消费者该如何在这场电动化浪潮中选到适合自己的座驾?本文结合最新市场数据与行业趋势,为你拆解2025年电动车选购的黄金法则。
在这场无声且关键的较量中,各车企倾力投入的热管理系统(BTMS)已成为了核心竞争力体现,更已成为了保障安全行驶不容妥协的最后防线!
本文将拆解这三大核心技术,结合2025年最新行业趋势,用通俗语言带你看懂电动车的“底层密码”。
中国电动车品牌凭借产业链优势,在欧洲市场攻城略地,但碳关税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已然高悬。如何在气候博弈与商业竞争中破局,成为决定中国电动车出海命运的关键命题。
当仰望U8以百万身价征服越野圈,当汉LEV以“5分钟充电400公里”的黑科技颠覆认知,这场始于1995年的电动革命,正在世界舞台上演最精彩的章节。
比亚迪在英国、西班牙等国销量暴涨超500%,MG名爵则以“英伦血统+中国智造”的组合拳稳居英国市场中国品牌首位。这场出海战役不仅关乎销量数字,更折射出中国汽车工业从“产品出口”到“技术输出”的质变。
新手在选购时却面临诸多“隐形陷阱”:保值率低、维修难、智能化功能“鸡肋”、续航虚标……如何避开这些坑,选到高性价比、实用可靠的车型?本文结合行业最新趋势与避坑经验,为你提供一份全面指南。
对于电动车的规范使用真的非常的重要,毕竟一不小心很容易伤人伤己,造成不可磨灭的伤害。
今天小编就通过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电动车品牌,浅谈一下新国标发布后消费者买哪些品牌的车更靠谱。
为了帮助您寻找理想的电动车,我们整理了这5个最好的电动车公司的名单。
随着金九银十旺季的逐渐临近,电动车行业有种久旱逢甘霖之感,大家纷纷想借助迟到的旺季,弥补在新国标等政策影响下带来销量和利润的不利影响。
新日电动车与苏宁集团联手,为电动车行业开启了新零售大门的说法不无道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