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位置:好拾导购网 / 资讯 / 空调资讯 / 浏览文章

空调企业如何适应行业智能化发展趋势

发布时间:2025年09月09日  出处:本站作者  (浏览次)

导读】在双碳目标与消费升级的双重驱动下,空调企业唯有全方位拥抱智能化,重构产品力、技术力与服务力,才能在产业变革中占据先机。

  在国家科技传播中心的智能楼宇里,元宇宙数字孪生系统正实时调节着每一台空调的运行状态 —— 当会场人员密度增加时,系统自动提升新风量并下调设定温度;散场后又迅速切换至节能模式。这一幕生动展现了空调行业的智能化变革浪潮。根据《广东省发展智能家电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行动计划(2023-2025 年)》,到 2025 年我国智能家电产业营业收入将突破 1.8 万亿元,其中空调作为核心品类,正从传统制冷工具加速向 “空气生态入口” 转型。在双碳目标与消费升级的双重驱动下,空调企业唯有全方位拥抱智能化,重构产品力、技术力与服务力,才能在产业变革中占据先机。

  产品智能化:从功能迭代到场景重构

  传统空调的 “温度调节” 单一功能已无法满足现代家庭需求,智能化产品正通过 “感知 - 决策 - 执行” 的完整链路重塑用户体验。美的旗下高端品牌 COLMO 的中央空调搭载 AI 摄像头与多维度传感器,能实时捕捉人体位置、体温及环境数据,通过算法精准实现 “风随人动” 或 “避人送风”,无人时自动切换节能模式,雾霾天气则联动新风系统净化空气。这种 “千人千面” 的个性化调节,标志着空调从 “被动响应” 转向 “主动服务” 的质变。

  健康功能的智能化集成成为后疫情时代的核心竞争力。海尔智家针对夏热冬冷地区推出的天氟地水系列中央空调,将空调、新风、地暖功能整合为一体,通过 “智家大脑” 实现一屏控制。在杭州观雲昆月住宅项目中,该系统能根据客厅观影、卧室休息等不同场景,自动调节温度、新风量甚至联动窗帘灯光,打造 “凉顶暖足” 的养生级体验。这种场景化解决方案印证了产品智能化的终极目标:让空调成为家庭健康生态的有机组成部分。

  产品智能化的深层逻辑在于数据价值挖掘。格力电器通过光伏直驱变频空调系统的五大运行模式,实现光伏发电与空调用电的动态平衡 —— 当光伏功率大于主机耗电时,余电可直接上网;不足时则自动从电网补充,全年综合节能率显著提升。这种 “用能数据化” 思维,使空调从能源消耗者转变为能源管理者,为用户创造了经济价值与环境价值的双重收益。

  制造与能源革命:绿色智能双轮驱动

  智能化转型绝非单纯的产品升级,更涉及制造体系的根本性变革。广东省行动计划明确要求家电企业开展 “数字化、网络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改造”,推动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建设。在格力珠海基地,工业互联网平台将订单、生产、物流等数据实时打通,通过柔性生产系统实现不同型号智能空调的混线生产,交货周期缩短 30% 以上,充分满足市场对个性化产品的需求。

  能源革命成为空调企业智能化转型的重要抓手。格力光伏直驱变频技术开创性地将光伏发电与空调运行深度融合,在 “光伏空调工作模式” 下可实现电能自发自用,极端情况下甚至达成 “零电费” 运行。这种 “分布式能源 + 智能负荷” 的创新模式,不仅响应了双碳政策要求,更通过能源自给能力提升产品附加值,在商用建筑领域获得显著竞争优势。数据显示,采用该系统的大型场馆年均节电可达 15% 以上。

  绿色制造体系的构建需要全产业链协同。美的在合肥的智能工厂通过数字孪生技术优化生产流程,车间照明、设备运转等能耗数据实时上传云端,AI 算法持续优化能源调配,使单位产值能耗较传统工厂下降 22%。这种 “制造端节能 + 产品端节能” 的双路径,正是空调企业落实国家 “双碳” 目标的具体实践,也为企业赢得了绿色信贷、政策补贴等实际收益。

  服务与生态:从被动响应到主动预判

  智能化正在重构空调行业的服务范式,从 “故障维修” 的被动模式转向 “预测维护” 的主动服务。盛隆电气发布的元宇宙数字孪生智慧楼宇管理系统 iDrip5.0,将空调、配电等 20 多个子系统集成管理,通过算法模型预测设备运行状态,使空调运维成本降低 70%,能耗下降 15%。在国家科技传播中心等案例中,系统能根据人员流动自动调节空调参数,实现 “无人值守” 的智慧运行。

  跨界生态融合创造新的价值增长点。海尔智家构建的 “全屋空气方案” 不再局限于空调单品,而是联合房地产开发商打造定制化生态 —— 在上海中铁建星樾云涧二期项目中,其为超低能耗住宅定制的系统解决方案,实现了空调与全屋智能的深度协同。这种 “硬件 + 服务 + 生态” 的模式,使空调企业从设备供应商转变为综合服务商,盈利模式也从一次性销售拓展为长期服务收益。

  标准统一与数据安全是生态建设的关键。当前智能空调行业面临不同品牌互联互通难题,广东省计划通过 “开展智能家电信息安全、通讯可靠性等测试评价方法和标准的研究制定” 来破解这一困境。同时,随着空调收集环境与用户数据增多,企业需加强数据加密与隐私保护技术研发,在美的 COLMO 等高端产品中,已采用联邦学习技术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前提下优化算法模型。

  破局之道:政策 - 技术 - 生态三角支撑

  政策引导为智能化转型提供清晰路径。广东省行动计划提出到 2025 年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投入达到营业收入 4%,推动 “物联网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在家电产品上的融合应用”。企业应积极对接政策红利,如申报智能工厂示范项目、参与行业标准制定等,格力光伏直驱技术正是通过参与国家标准制定,获得了市场推广的先发优势。

  核心技术突破是智能化的根基。空调企业需在传感器、AI 芯片、节能算法等 “卡脖子” 领域加大投入,美的中央研究院设立智能控制实验室,专注于人体感知算法研发;格力建立光伏与变频技术联合实验室,累计申请相关专利超 200 项。同时要加强产学研合作,如海尔与清华大学共建空气品质研究中心,将学术成果快速转化为产品竞争力。

  构建开放生态实现共赢发展。龙头企业应发挥带动作用,向产业链中小企业输出智能化解决方案,形成 “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” 格局。美的搭建的 M-Smart 开放平台已接入数千家生态合作伙伴,涵盖家居、地产、能源等领域;海尔智家通过 “智家大脑” 向行业开放技术能力,推动建立统一的智能空调交互标准。这种生态思维既能降低全行业转型成本,也能提升我国空调产业的全球话语权。

  从元宇宙数字孪生楼宇到光伏直驱的零碳建筑,空调行业的智能化转型已超越技术层面,成为推动 “双碳” 目标实现与消费升级的重要力量。未来,成功的空调企业将是那些既能深耕核心技术,又能构建开放生态的创新者。正如广东省行动计划所展望的,通过全方位智能化变革,我国空调产业将真正实现从 “制造大国” 向 “智造强国” 的跨越,在全球价值链中占据高端位置。


相关文章

免责声明: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本网无关。文中内容仅供读者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如用户将之作为消费行为参考,本网敬告用户需审慎决定。本网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