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位置:好拾导购网 / 资讯 / 品牌动向 / 浏览文章

消费者教育升级:建材品牌如何做好“科普式营销”?

发布时间:2025年06月28日  出处:本站作者  (浏览次)

导读】那么,建材品牌该如何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消费者听得懂、愿意信的内容?如何借势热点实现破圈传播?本文将结合行业趋势与实战案例,为品牌提供一套可落地的策略。

  在消费升级与信息爆炸的双重浪潮下,消费者对家居建材的需求早已从“能用”转向“用得好”“用得安心”。尤其是随着Z世代成为家装消费主力军,他们对产品的认知不再停留于品牌广告的“自说自话”,而是更关注材质安全性、环保性能、功能参数等硬核知识。这种转变倒逼建材品牌必须从单纯的“卖货思维”升级为“教育者思维”,通过“科普式营销”建立信任、抢占心智。那么,建材品牌该如何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消费者听得懂、愿意信的内容?如何借势热点实现破圈传播?本文将结合行业趋势与实战案例,为品牌提供一套可落地的策略。

  一、为什么建材行业需要“科普式营销”?

  1. 消费者决策链路重构

  过去,消费者选购建材的流程简单粗暴:听导购推荐、比价格、看款式。但如今,他们会在装修前通过小红书、知乎等平台“做功课”,对比瓷砖吸水率、乳胶漆甲醛含量、板材环保等级等技术指标。若品牌无法提供专业解读,消费者可能转向“测评博主”或“网友经验贴”,导致流量流失。

  2. 行业痛点催生信任危机

  建材行业长期存在“信息不对称”问题:商家夸大宣传、概念炒作(如“零甲醛”“抗菌率99%”)、标准混乱(E0级、E1级板材定义模糊)等现象频发。消费者在踩坑后,对品牌的信任门槛越来越高。科普式营销的本质是通过“透明化”破除疑虑,例如东方雨虹在抖音直播防水涂料施工实验,用“泼水测试”直观展示产品性能,单场观看量突破50万。

  3. 政策与热点叠加赋能

  从“双碳”目标到“以旧换新”政策,从装配式建筑到智能家居风口,建材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变革机遇。品牌若能将政策红利、技术趋势转化为消费者关心的内容(如“如何选择低碳瓷砖”“全屋智能水电布局指南”),既能抢占流量先机,又能塑造行业领导者形象。

  二、建材品牌如何玩转“科普式营销”?

  1. 内容策略:从“说明书”到“故事会”

  - 痛点场景化:将专业术语转化为生活化场景。例如,立邦在推广“抗甲醛涂料”时,未直接宣传技术参数,而是拍摄短片《新家的24小时》,模拟婴儿爬行、宠物抓挠等场景,突出涂料耐磨、净化空气的功能。

  - 实验可视化:利用直播、短视频展示产品“硬实力”。三棵树曾策划“21天甲醛测试”,在密闭房间内持续监测甲醛浓度,用数据证明产品环保性,引发宝妈群体热议。

  - 专家IP化:打造“技术官”“工程师”人设。德国百年品牌汉斯格雅的中国区技术总监开设B站账号,用“理工男”风格解说花洒节水原理,单条视频播放量超百万。

  2. 渠道布局:从“货架”到“社交场”

  - 押注短视频平台:抖音、快手是建材科普的主战场。品牌可结合“装修避坑”“好物推荐”等热门话题,输出“5分钟看懂瓷砖分类”“乳胶漆色号搭配指南”等干货内容。

  - 渗透垂直社群:在知乎、好好住等平台,以“行业老炮”身份回答“地暖专用地板怎么选”“回南天如何防潮”等问题,建立专业口碑。

  - 联动KOL/KOC:与家装设计师、工长合作,通过真实案例背书。例如,欧派橱柜联合网红设计师推出《小户型厨房拯救计划》,将产品植入改造故事中。

  3. 互动玩法:从“单向输出”到“双向共创”

  - 用户生成内容(UGC)激励:发起“我家装修冷知识”话题,鼓励消费者分享避坑经验,优秀内容可获赠智能家居产品。

  - 线上线下联动:在门店设置“科普体验区”,如模拟浴室防水测试、地板耐磨度对比实验,让消费者“眼见为实”。

  - 借势热点事件:结合“3·15”“世界环境日”等节点,发布《建材选购红黑榜》《环保材料白皮书》,强化品牌公信力。

  三、案例拆解:这些品牌如何靠科普出圈?

  - 东方雨虹:将防水工程这种“隐性需求”变为“显性话题”。通过直播工地实拍、施工教学,将复杂的防水流程拆解为“基层处理”“涂刷技巧”等步骤,吸引大量DIY爱好者关注。

  - 霍尼韦尔净水:在小红书发起“水质检测挑战”,用户上传自家自来水TDS值(溶解性固体总量)照片,品牌免费提供水质报告及解决方案,成功转化高净值客户。

  - 圣象地板:联合中国林产工业协会发布《地暖实木地板消费指南》,以权威报告形式输出行业标准,同时推出“地暖地板选购H5测试”,通过互动游戏植入产品优势。

  四、未来趋势:科普式营销的“进阶打法”

  1. AI赋能个性化科普:利用ChatGPT等工具生成“装修风格测试”“材料匹配问卷”,根据用户回答推送定制化内容。

  2. 元宇宙场景化体验:在VR家居平台中嵌入产品科普模块,消费者可“走进”虚拟样板间,点击查看材料参数、施工工艺。

  3. ESG理念深度融合:将碳中和、可回收材料等概念转化为消费者关心的“全生命周期成本”“家庭健康价值”,例如宣伟涂料推出“碳足迹计算器”,展示产品从生产到回收的环保数据。

  结语

  在信息透明化的时代,建材品牌的竞争已从“价格战”升级为“认知战”。科普式营销的本质,是通过“知识赋能”构建信任纽带,将消费者从“一次性买家”转化为“终身用户”。未来,只有那些既能“讲好故事”又能“教人避坑”的品牌,才能在存量市场中突围,成为消费者心中的“首选答案”。


相关文章

免责声明: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本网无关。文中内容仅供读者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如用户将之作为消费行为参考,本网敬告用户需审慎决定。本网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