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25年06月23日 出处:本站作者 (浏览次)
在“双碳”目标、乡村振兴、共同富裕等国家战略的推动下,企业的社会责任已从“锦上添花”转变为“必答题”。陶瓷行业作为传统制造业的代表,正以独特的姿态参与其中。近年来,简一、唯美陶瓷、蒙娜丽莎等品牌通过教育帮扶、绿色创新、文化传承等多元公益实践,将社会责任融入品牌基因,在解决社会问题的同时,实现了品牌形象与市场价值的双重跃升。这种“瓷胎”与“釉彩”的融合,不仅为行业注入温度,更成为企业与社会共生共赢的新范式。
教育公益:从“物质兜底”到“精神赋能”
教育是改变命运的钥匙,也是陶瓷品牌公益投入的重点领域。简一瓷砖的“心蓝计划”便是一个典型案例。2021年,简一通过央视了解到黄文秀的事迹后,持续资助广西百色市“文秀班”,为贫困学子提供学费、改善校园设施。但他们的公益并未止步于物质支持——2023年起,“心蓝计划”引入登山家陈旻、演员晋松等榜样人物,通过励志演讲激发学生内生动力。一位受助学生在手写信中写道:“简一给的不仅是学费,更是成为登山者的勇气。”这种“双榜样共振”模式,让公益从单向输血转向精神赋能。
更值得关注的是,2025年简一将“心蓝计划”升级为“流动的精神课堂”,联动百色57所学校、10万+师生在线聆听攀登精神分享会。这一举措巧妙结合了数字化公益趋势,以低成本、高效率的方式扩大影响力,既契合乡村振兴战略,又满足Z世代对“精神共鸣”的需求,成功将品牌与“青年成长”深度绑定。
体育公益:搭建青少年成长新平台
体育是激发活力的催化剂,也是品牌与年轻群体对话的桥梁。东鹏瓷砖在北京冬奥会期间的公益行动堪称教科书级案例。他们向张家口捐赠六座“黑科技”志愿者服务站,并为冬奥幕后建设者拍摄致敬短片《为冬奥添砖加瓦》,传递“有人站上舞台,就有人建设舞台”的价值观。这种“软硬结合”的公益策略,既解决了实际需求(如御寒物资),又通过情感叙事引发共鸣,相关话题温暖冬奥加1度阅读量突破1.5亿次。
此外,简一的“滨蓝计划”联合大连体育局成立篮球俱乐部,首创“消费-公益-成长”闭环模式——用户每购买1平米瓷砖,品牌即捐赠1元公益金,并提供CBA观赛、体育游学等权益。这种将公益与消费场景深度融合的设计,既提升了客户粘性,又强化了品牌“助力梦想”的形象,精准抓住了家长群体对青少年全面发展的关注。
文化传承:让非遗走进生活
在国潮复兴的热潮中,陶瓷品牌正成为传统文化的“新载体”。2025年6月,景德镇“如瓷爱你”公益活动便是一次创新尝试。当地民政局联合陶瓷艺术家,为留守儿童开设陶艺课堂,通过“送你一堂课,点亮一盏灯”的形式,让孩子们亲手体验拉坯、施釉的工艺,感受千年瓷都的文化魅力。活动不仅解决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,更将非遗传承转化为可触摸的体验,让文化基因在下一代心中生根发芽。
类似的案例还有河南郏县的“茶香瓷韵”公益讲座,通过茶艺大师讲解钧瓷历史,将陶瓷文化与美学教育结合。这种“轻量化”文化传播方式,降低了公众接触传统文化的门槛,同时为品牌贴上“文化守护者”的标签,契合当下年轻人对“东方美学”的追捧。
绿色公益:低碳转型中的品牌担当
在“双碳”目标驱动下,绿色公益成为企业社会责任的新战场。蒙娜丽莎集团以“质量领先、绿色革命”为核心,打造全生命周期环保体系:其检测中心获得CNAS认证,确保放射性、摩擦系数等指标行业领先;通过ERP与MES系统集成,实现生产全流程数字化追溯;推出的集成岩板装配技术,则显著提升建筑环保性能。这些举措不仅助力行业低碳转型,更让消费者直观感受到“好房子”背后的科技力量。
鹰牌陶瓷则以“绿色生产”回应美丽乡村建设需求,推出自洁、抗菌、防污等功能性瓷砖,并通过优化能源结构减少碳排放。2024年其“红鹰风暴”促销活动中,绿色产品成为主打卖点,配合抖音直播抽奖、现金券等数字化营销手段,实现公益价值与商业转化的平衡。
双赢背后的逻辑:公益如何成为品牌“放大器”
陶瓷品牌的公益实践揭示了一个深层逻辑:真正的社会责任不是成本,而是投资。
首先,公益能提升品牌声誉和消费者忠诚度。据《企业社会责任对品牌价值的影响分析》报告,80%的消费者更愿意为“有责任心的品牌”支付溢价。简一通过教育公益树立“青年成长伙伴”形象,蒙娜丽莎以绿色创新定义“人居价值”,这些标签与目标人群产生情感共鸣,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。
其次,公益有助于吸引人才、凝聚团队。鹰牌陶瓷49年如一日践行社会责任,残疾员工占比高、人员流失率低,这种“家文化”让员工产生归属感,进而转化为产品品质的稳定性。
最后,公益能化解品牌危机、塑造长期价值。东鹏瓷砖在冬奥会期间的公益行动,既规避了体育营销常见的“过度商业化”风险,又通过“幕后英雄”叙事强化了品牌温度,这种“润物无声”的传播效果远超硬广。
结语:从“瓷”出发,向善而行
陶瓷,这一承载千年文明的物质载体,正在新时代被赋予新的使命。从教育帮扶到绿色创新,从文化传承到体育赋能,陶瓷品牌通过公益将社会责任写入品牌基因,既回应了国家战略与社会需求,也完成了从“制造”到“智造”、从“产品”到“价值”的跃迁。
未来,随着ESG(环境、社会、治理)理念的深化,公益将不再只是品牌故事的注脚,而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。那些能在社会责任与商业价值之间找到平衡点的品牌,终将在时代的窑炉中淬炼出更璀璨的光芒——正如陶瓷之美,在于火中涅槃,更在于经得起时光考验。
免责声明: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本网无关。文中内容仅供读者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如用户将之作为消费行为参考,本网敬告用户需审慎决定。本网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