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位置:好拾导购网 / 资讯 / 空调资讯 / 浏览文章

全球市场新机遇:空调企业如何在新兴市场中拔得头筹

发布时间:2025年04月30日  出处:本站作者  (浏览次)

导读】中国空调企业该如何在新兴市场中脱颖而出?答案或许藏在本地化战略、技术创新与品牌升级的融合之中。

 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,极端高温天气频发,空调需求持续攀升。与此同时,欧美等传统成熟市场的空调普及率已接近饱和,竞争趋于白热化。而东南亚、中东、拉美等新兴市场则因气候炎热、人口红利和基础设施升级等因素,成为空调产业新的增长极。2025年数据显示,中国对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的空调出口占比已超40%,远超北美市场11.5%的份额。这一趋势表明,谁能抓住新兴市场的脉搏,谁就能在全球空调产业的竞争中占据主动。那么,中国空调企业该如何在新兴市场中脱颖而出?答案或许藏在本地化战略、技术创新与品牌升级的融合之中。

  一、气候危机催生刚需:新兴市场的“空调革命”

  近年来,全球多地频繁遭遇极端高温天气。2024年,欧洲多国气温突破历史纪录,中东地区甚至出现50℃以上的酷热天气。这种气候变化不仅加速了空调产品的普及,也推动了市场需求从“基础功能”向“高效节能”转变。例如,沙特阿拉伯的“2030愿景”计划明确提出减少对石油依赖,推动绿色能源转型,而家用电器的节能减排需求随之激增。据Statista预测,2024-2028年东南亚大家电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将达5.25%,其中空调品类增速最快,年均增长8%。

  对于中国企业而言,新兴市场的“空调革命”既是挑战,更是机遇。以泰国为例,TCL空调仅用半年时间就在当地完成20万套出货量,超越2023年全年总量;海尔智家则通过推出太阳能空调抢占巴基斯坦市场,实现“日间零电费”的卖点创新。这些案例表明,新兴市场的需求不仅在于数量扩张,更在于对产品性能、性价比和适应性的全方位考量。

  二、本地化布局:从“出口”到“扎根”的关键一步

  面对关税壁垒和物流成本的压力,单纯依靠出口已难以满足新兴市场的需求。越来越多的中国空调企业选择“轻资产”模式,通过海外设厂、区域化生产降低风险,同时贴近消费者需求。例如,美的集团在墨西哥、巴西等地建立制造基地,覆盖北美和拉美市场;海尔泰国春武里工业园规划年产600万套空调,产品将销往北美、欧洲及东南亚。这种“在地制造”策略不仅能规避贸易摩擦的影响,还能快速响应当地市场变化。

  此外,本地化生产还带来了供应链协同效应。以俄罗斯市场为例,中国企业通过与当地供应商合作,将零部件采购周期缩短30%,生产成本下降15%。更重要的是,本地化生产有助于塑造品牌信任度。正如广交会参展商所言:“中东买家更愿意选择能在当地提供售后服务的品牌。”因此,企业在新兴市场不仅要“卖产品”,更要“建生态”,通过工厂、研发中心和售后网络的布局,形成完整的产业链闭环。

  三、技术升级:从“性价比”到“高附加值”的跨越

  在新兴市场,价格敏感度固然重要,但技术差异正在成为竞争的新焦点。以移动空调为例,其免安装、便携式设计在欧洲老建筑改造中大受欢迎;而在中东地区,变频空调因节能特性逐渐取代定速机型。中国企业的研发能力在此类细分领域中展现出强大潜力。例如,格力电器推出的高端移动空调搭载红外操控和独立除湿功能,价格高达2599元,却仍因其差异化设计赢得市场认可。

  与此同时,智能化和健康功能也成为新兴市场争夺战的关键。2025年,美的集团展示的人形机器人原型引发行业关注,而海尔智家则通过“全屋智慧空气方案”切入家庭健康管理场景。这些创新不仅提升了产品溢价空间,也契合了年轻一代消费者对科技感和个性化的需求。值得注意的是,技术升级并非一味追求高端,而是需与本地消费习惯结合。例如,在非洲和东南亚,中国企业开发的低成本静音窗机和单元机,因适合当地电力不稳定、居住面积有限的特点,迅速打开市场。

  四、品牌突围:从“中国制造”到“全球信赖”

  过去十年,“中国制造”凭借性价比打开了国际市场,但如今,新兴市场的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正在升级。他们不再满足于低价代工产品,而是希望拥有品质可靠、服务完善的品牌。为此,中国企业正通过多渠道发力:

  1. 展会与活动营销:格力电器多次亮相国际展会,并在加拿大、意大利举办经销商大会,强化品牌国际形象;TCL空调则借助巴黎奥运会契机,通过奥运村项目提升品牌曝光度。

  2. 社交媒体与本土化传播:在东南亚,中国企业通过YouTube、Instagram等平台推广“节能空调”“智能温控”等概念,吸引年轻用户群体。

  3. 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:美的集团在印度尼西亚投资清洁能源项目,海尔智家在巴基斯坦推出“零碳社区”计划,这些行动不仅赢得了政府支持,也增强了品牌美誉度。

  正如佰世越咨询报告所指出的,美的、海尔、格力已跻身全球空调品牌前十,而中国品牌的崛起背后,正是对新兴市场文化、政策和社会责任的深度洞察。

  五、未来展望:新兴市场仍是主战场,但需警惕竞争升级

  尽管新兴市场潜力巨大,但中国企业也面临多重挑战。一方面,松下、三星、飞利浦等国际品牌早已在东南亚等地建立深厚渠道,国内企业需以更高性价比和更快响应速度突破重围;另一方面,地缘政治风险和原材料波动可能影响供应链稳定性。

  对此,专家建议企业需做好两方面准备:一是深化“技术+本地化”双轮驱动,例如通过数字化工具优化库存管理,二是探索“合作共赢”模式,如与当地政府或大型零售商联合开发定制化产品。只有将短期机会转化为长期竞争力,中国空调企业才能在新兴市场的浪潮中真正“拔得头筹”。

  结语

  新兴市场的崛起,为中国空调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。从本地化生产到技术升级,从性价比竞争到品牌突围,企业的每一步都关乎成败。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,唯有以消费者需求为核心,以创新为引擎,才能在全球空调产业的版图上书写属于中国的篇章。


相关文章

免责声明: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本网无关。文中内容仅供读者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如用户将之作为消费行为参考,本网敬告用户需审慎决定。本网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