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位置:好拾导购网 / 资讯 / 古典家具资讯 / 浏览文章

一个老外眼中的中国古典家具

发布时间:2018年11月07日  出处:本站原创  (浏览次)

导读

  柯惕思(Curtis Evarts),美国人,从事中国古典家具的研究和收藏已有20多年:1988年第一次接触中国古典家具;1990—1996任美国加州“中国古典家具博物馆”馆长;1997年移居台北,协助国立历史博物馆策划台湾首次明清古典家具收藏展——风华再现;2003年旅居上海,经营“善居”古典家具行。

一个老外眼中的中国古典家具

  大洋彼岸的研究之路

  在担任中国古典家具博物馆馆长的同时,柯惕思还有一个身份——《中国古典家具协会期刊》编辑。“1990年,加州中国古典家具博物馆开业,除了收藏家具之外,还决定进入学术研究领域。当时,在全球关于中国古典家具的学术性期刊非常少,因此,文章的来源集中在两个方面:其一,发表以前的研究成果;其二,我自己写一些关于工艺、技术方面的文章。同时也会向中国内地以及台湾、香港的专家学者请教。”一本诞生于20年前异国他乡的中国古典家具学术期刊,因其严谨权威的内容,获得了国内外专家的一致好评,也就是从那时开始,柯惕思有了一个新的称呼“柯老师”。

一个老外眼中的中国古典家具

  从1990到1994年,这本承载着柯惕思中国古典家具情结的杂志一共刊出了16期。1994年,博物馆决定转变经营方向,打算将收藏的古典家具全部拍卖,于是柯惕思的编辑方向也由杂志转移到了拍卖目录上。“当时我们邀请了王世襄先生一起来做这本书,收藏的家具比较多,操作起来很耗费精力,于是,那本杂志就停下来了,后来还做了一次展览。”

  成功的拍卖需要精品

  1996年,一场影响全球古典家具收藏的拍卖在佳士得上演了,而所有拍品正是来自柯惕思苦心经营的加州中国古典家具博物馆。上百件中国古典家具100%成交,且成交额远超预估价。“这是全球范围内第一次明式家具的专场拍卖,拍卖公司也不知道结果如何,由于拍品数量太多,最初打算分两次进行拍卖,但是最后还是一次上拍了,结果超出所有人的想象。我记得拍卖会现场人很多,气氛特别好,许多拍品的成交价都高得让人惊讶。除了一个美国的博物馆拍走了七件家具,一位台湾收藏家拍了十五件,其余的都被分散拍走了。”

  看着数年苦心收藏的家具在短短的时间内分散各地,除了拍卖成功的喜悦之外,柯惕思的心情颇为复杂。“虽然决定拍卖已经有两年的时间,但是在现场的一两个小时之内看着所有的东西都失去了,心里还是有一些失落,毕竟这些家具都是我一点一点用心收藏起来的。”

一个老外眼中的中国古典家具

  1988—1994年是柯惕思先生眼中的中国古典家具收藏黄金期。“那时候的收藏环境和现在不同,几乎每个星期都会有新的发现,特别是在香港,有不少好家具,选择也很多。因此,我们才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收藏到许多精品,如果现在是不大可能的。”

  谈及国内的拍卖市场,柯惕思说:“目前古典家具拍卖价格涨得厉害,尤其是近些年,市场需要一段时间调整。但是精品家具仍然拍得不错,像‘姚黄魏紫’专场拍卖,虽然整体成交率不高,但上拍的五件加州博物馆旧藏全都拍出去了。”

  失去艺术,何谈收藏?

  柯惕思与中国古典家具的相遇相伴,或可理解为一次东西方文化的交融,当“功利”二字风靡于国内收藏市场之时,这位来自西方的收藏者,却始终以纯粹的美学视角审视着每一件家具,无论黄花梨、紫檀,还是榆木、榉木,艺术的高下才是柯惕思判定收藏的唯一标尺。

  “在中国,对紫檀和黄花梨的热情有一点过了,因为不是所有的紫檀、黄花梨家具都是精品。我看到的黄花梨家具,其中的精品可能不足10%,很多用名贵木材制成的家具十分普通。收藏如果只重视材料,而不忠于艺术是没有道理的。收藏的是艺术品,而非材料,否则直接买木材就可以了。所以,在我看来国内的古典家具收藏市场还是不够成熟的。”

  1996年离开加州的博物馆之后,柯惕思不仅没有远离中国古典家具,反而在此不断精进,对古典家具的研究也愈发深入。“中国古典家具大部分不是硬木家具,有许多其他材质制成的,有些人称为‘柴木家具’,这个名字不太好。其实最悠久的中国传统是用漆在做家具,那时候对木材并不十分挑剔。如果家具不用漆,木材就比较重要了,但是如果没有体现艺术价值,也是可惜了材料。我现在能看到一些老家具,它的比例、线条等特别好,虽然可能不是用名贵的木材制作的,但是保留了一种文化气质和艺术价值在里面,这种家具我个人非常喜欢。”

  自从喜欢上中国古典家具之后,柯惕思不仅开始学习中文,也深深迷上了中国的传统文化。“中国书法的美在于比例、线条和气韵,每个汉字的结构、笔画都要符合规矩,线条优美,整体有一种美的气韵。这一点和古典家具很像。这种美跟材料没有太大关系。当然,如果有用黄花梨制作的精品家具是非常了不得的,但我发现不少家具在这三方面还尚有欠缺。”

  在上海,柯惕思曾经做过一次关于椅凳的展览,而他第一次接触的中国古典家具就是一把明式的椅子。“我非常喜欢椅子,因为椅子是最有雕塑感、最立体的一种家具,是一种立体的书法。凳子我也喜欢,尤其是圆形的,中国人在明代和明代以前都很崇尚圆形,由于这种凳子不易制作和保存,数量比较少,希望以后有机会能多收藏些这方面的家具。”

  那些带年代款的家具

  从1994年第一次遇到带年代款的中国古典家具至今,柯惕思记录了500余件带款家具,而这也为他著书立说提供了最坚实和宝贵的资料。“最初看见带款的家具觉得很有意思,于是就拍照记录下来,慢慢地累积了不少这方面的资料。开始的时候没什么概念,只是觉得可以作为演讲和研究的素材,后来才觉得可以出一本关于家具断代的书。”

  在寻找这些家具的过程中,柯惕思还发现了一个很奇怪的问题。“通过搜集实例我发现,其实乾隆时代制作的家具是最明式的,甚至民国时期还有人在做明式家具。但是你看到真正的明代家具,有年代款的,或者是能够验证是明代的家具,会发现它跟我们概念中的明式家具很不一样,通常不是明式风格,而是宋元风格的。这里就揭露出一个谬误,以前人们用宫廷中的家具代表当时的家具风格,但是这种风格形成之后流传到民间还需要上百年的时间,所以最清式的家具都是晚清的,而最明式的家具却在清朝。”

一个老外眼中的中国古典家具

  收藏领域的做假已传统悠久,古典家具亦难独善其身。柯惕思在收藏家具的过程中就遇到过做假款的情况。“通过收藏,我发现带清代款的家具不多,这是因为大部分人‘重明轻清’的缘故,因此在家具上添加假款的情况,也就集中在了明代款上,通常是在明式家具上加明代的款,如果过眼的家具不多的话很容易被骗。但有的时候一个真正的老款反而会被人们忽视,因为日久年深已经严重磨损,仔细看才能看到,很多人也是后来才发现的。我有一个朋友,买了一件家具,当时无法确认年代,后来才发现是元代的,家具里面有记录,很有意思。”

  提起带款的家具,柯惕思显得十分兴奋。“带款的家具很多不是精品,但却很有历史和学术价值。有些款的内容也很有趣,不仅有制作年代,还会写上漆工和木工的价钱,还有的会记述一个故事,谁收藏的用来做什么等等。”

一个老外眼中的中国古典家具

  在柯惕思看来,给家具断代是很复杂的,为了厘清其中的学问,他从三个方面进行说明,用他的话来讲叫“三条线”。第一条线就是时间轴上的“进化线”,就是每一类家具在不同年代的演变和发展。第二条线是连续性细节,有一些家具例如平头案,从宋代到民国变化甚微,因此就要从细节处考察。第三条线是仿古,这种仿古并非“今仿”,而是“古仿”,比如乾隆时期仿宋元风格的家具。正是因为这些复杂因素的存在,所以柯惕思并不赞同单纯依据造型来判断家具年代的做法。

  “要看家具制作的真正年代在哪里,不能只关注造型,更要系统考量。有的时候是一些很微妙的差异,但更明显的是家具的使用痕迹。除了一些由于特殊情况或用途而少有磨损的家具之外,大多都能看到它的使用情况,一件几百年前的家具应该是有痕迹的。我基本上是在用带年代款的家具来进行研究,500余件带款家具其制作时间从宋代到民国不等。即使没有款,如果是漆木家具,也会通过碳14进行表面漆的鉴定来确定年代。或者是有其他文字记录的、传承有序的家具。”


好拾品牌导购网版权所有 未经好拾品牌导购网授权禁止转载、摘编、复制或建立镜像;网站合法备案号:粤ICP备12035349号
地址: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未来明珠27号楼 咨询邮箱:haoshi@hao10.cn
网站地图 - 友情链接
Copyright © 好拾品牌导购网 版权所有 复制请注明出处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 本站名单(数据) | R和TM图形文字为公司商标受法律保护
©2011-2019